一件湿透的棉袄


  湿透的棉袄,穿上冷,脱下也冷。春节回外婆家,听了很多七邻八舍讲的故事,随手记录下来,原本这些故事是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,但我想…写到一个人身上会有多惨。

  小时候,家里的奶奶总跟我们几个女孩说,闺女有什么用?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闺女都是给别人养的,养了也白养。小时候听了不是生气,因为那个时候不懂。上学读书以后觉得她有病,同样是女性为什么要自轻自贱?现在觉得都是那个年代可悲的人罢了。所以几年前她去世的时候,我好像是没有哭,只记得下葬之前开棺让我们看她的遗体最后一眼,看到遗体的时候忍不住哭了一下,可能是人的本能吧。

  上中学的时候因为没有运动鞋,每次体育课老师都批评我、不让我上课,后来有了一双运动鞋,穿的久了,破了,右脚露出了小脚趾,被同学看到以后整天笑话我,倒不是因为家里穷自卑,难过的是家里会花钱给弟弟买好几百块钱一双的名牌鞋,美其名曰男孩子在外面要有自己的面子,不然怎么追女生呢?

  放寒暑假在家的时候,如果弟弟也在家的话,家里人从来不问我想吃什么,都是当着我的面问他想吃什么,然后他们就笑嘻嘻的,小时候觉得父母就是故意这样说给我听的。现在无所谓了,我想吃什么我自己买。

  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,小时候家里姐姐们想买新衣服就哭就闹,但是最后买没买我不记得了,我只记得我反正是没穿过什么新衣服,都是“拾”别人的衣服,以前农村的孩子估计都是这么过来的。记得有双布鞋,大姐穿了二姐穿,二姐穿了给我穿,有一次穿着顶脚了,顶了挺久,才傻傻的掏一下看看,然后发现里面有一颗锈掉的钉子,应该在里面已经挺久了,怪不得顶了。所以,现在才喜欢买鞋子穿吧……

  毕业上班以后给家里打电话总能听到,“哎呀,你二姐又瘦了,也不长肉”、“你大姐刚才电话里说闹肚子不舒服”,原来这些事在父母眼里是大事,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,难过的事几乎很少和家里人说,因为人其实都是孤独的,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。他们婚姻的不幸福也会闹得家里都知道,好像我也要跟着对他们的婚姻负责一样。以前听到这些也心疼、跟着哭的稀里哗啦的。其实人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。

  前几年觉得家里人偏心,想起这些就会哭哭啼啼的、或者电话里痛斥他们偏心眼儿、重男轻女。何必呢?其实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他的关注点也是有限的,重要的是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
  五一的时候回家,家里人问能不能跟我借点钱,想给弟弟还房贷,觉得他要背着十几二十几年的房贷很辛苦,可是我也有一百多万的房贷没还呀,他们说记得我已经还完了,我上哪儿还完了呢?

  跟我说蒲公英拿来煮水对身体好,还能消炎,回家以后跟他们一起去挖点、晒晒带走、煮水喝。回家以后发现其实他们已经挖过很多,然后给二姐寄过去了,我还真以为……哎。

  外地上班难得回家,和公公婆婆舅舅舅娘姐姐姐夫们聊天,催生是肯定的了。尽管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,但浑身上下和生孩子有关的女性器官,被人问候一个遍、建议每个都去做检查的时候,我还是破防了。大学刚毕业那一年,两个人年轻不懂事,也出过一次意外。怀孕后母体会分泌一种元素让你想尽最大力量保住他,我也中招了。当时想既然毕业了要不就先结婚,先生又退缩了,刚毕业没有钱、没办法跟父母交代。最后在每天的忧伤中,自己掉了。年轻,傻呀,有没有担当不会看。二十七八的时候我也想生,可是先生不想生不配合,理由是没有钱、没买车、生了孩子不方便看医生。现在他想生了,我年纪大了。

  没钱。几天前去医院给牙齿做矫正,医生说怎么现在才来?成年人矫正还是很辛苦的,应该小时候就做。小时候家里没钱呀,但是这话也不能跟医生说。

  婚姻和家庭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?是为了社会的繁衍吧,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选择出生的家庭,父母那一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?如果可以选的话,他们也就选了。倒不是要抱怨什么,只是在你疲惫的时候、能量低的时候,这些想法就会把你拿出来折磨一遍。

  三十几岁的人了,性格还是敏感多疑,事事总想求公平。我总是会时不时地抱怨,都是受别人的影响,但还是往积极的方向去想吧,只能改变自己,不然人就坠入深渊了,自己得把自己拉出来。

  父母生你养你,先生日常关怀备至。这些回忆让人窒息的同时,又让我感觉到他们是爱我的,这时候人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负罪感,这种感觉就像一件湿透的棉袄,穿上冷,脱下也冷。